無鉛共晶焊料在厚Cu凸點下金屬化層上的潤濕反應

無鉛共晶焊料在厚Cu凸點下金屬化層上的潤濕反應
無鉛共晶焊料在厚Cu凸點下金屬化層上的潤濕反應涉及多個(ge) 方麵,以下是對這一過程的詳細分析:
我們(men) 對4種不同的共晶焊料(SnPb、SnAg、SnAgCu 和 SnCu)在電鍍製備的厚Cu(15 μm)UBM層上的反應進行比較分析。
4種共晶焊料在Cu UBM 層上經過2次回流後的互連界麵的 SEM 照片(c)
(a)SnPb;(b)SnAg;(e)SnAgCu;(d)SnCu
170℃下固態老化1500h後4種焊料與(yu) Cu互連界麵處的光學顯微鏡照片(a)SnPb;(b)SnAg;(c)SnAgCu;(d)SnCu
扇貝狀Cu6Sn5的形成
所有試樣中均觀察到扇貝狀Cu6Sn5,這是Cu與(yu) Sn基焊料反應形成的典型金屬間化合物(IMC)。
無鉛焊料與(yu) Cu界麵處的筍釘狀Cu6Sn5比SnPb焊料界麵處的更大,這可能與(yu) 無鉛焊料的成分和回流條件有關(guan) 。
Ag3Sn金屬間化合物的形成
在SnAg和SnAgCu焊料中,觀察到非常大的片狀或筍釘狀Ag3Sn金屬間化合物。這些IMC的形成與(yu) 焊料中的Ag含量有關(guan) ,Ag與(yu) Sn反應形成Ag3Sn。
固態老化對IMC形貌的影響:
固態老化過程使扇貝狀Cu6Sn5形貌變為(wei) 層狀形貌,隨著Cu原子的不斷擴散,並明顯形成了一層Cu3Sn。這表明IMC在老化過程中會(hui) 經曆形態和組成的變化。
SnPb焊料在老化過程中焊料基體(ti) 晶粒普遍長大,且緊鄰CuSn層處形成了富Pb層。這可能與(yu) SnPb焊料的相變和元素擴散有關(guan) ,Pb不與(yu) Cu發生IMC反應。
無鉛焊料在老化過程中晶粒生長不明顯,這可能與(yu) 無鉛焊料的成分和穩定性有關(guan) 。
Cu的消耗量
固態老化過程中Cu的消耗量與(yu) 潤濕反應中消耗的Cu量具有相同的數量級,盡管時間差異達到4個(ge) 數量級。這表明IMC的形成速率在潤濕反應中遠高於(yu) 固態老化過程,與(yu) 金屬原子的濃度有關(guan) 。
這可能是因為(wei) 潤濕反應是在高溫下進行的,且焊料與(yu) Cu基體(ti) 直接接觸,有利於(yu) 快速形成IMC。而固態老化過程是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的,元素擴散和反應速率較慢。
結論:
SnPb焊料和無鉛焊料在Cu UBM層上的反應存在顯著差異,特別是在IMC的形成和形貌變化方麵。
無鉛焊料在固態老化過程中表現出較好的穩定性,晶粒生長不明顯。
潤濕反應中IMC的形成速率遠高於(yu) 固態老化過程,這可能與(yu) 溫度、元素擴散速率和焊料成分有關(guan) 。
這些信息對於(yu) 選擇合適的焊料和優(you) 化焊接工藝參數具有重要意義(yi) ,以確保電子產(chan) 品的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。
參考文獻
[1]K,N.Tu and K.Zeng,“Tin-lead ( $nPb) solder reaetion in flip chip tech-nology," MaterialsScienee and Engineering Reports,R34,1-58 ( 2001).( Review paper)
[2]K.Zeng and K.N.Tu , "Six cases of reliability study of Pb-free solder joints in electron packagingtechnology," Materials Seience and Engineer -ing Reports, R38, 55 - 105 ( 2002 ).( Review
paper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