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GA混裝工藝誤區-鉛相擴散不完整-深圳市福英達

BGA混裝工藝誤區-鉛相擴散不完整
BGA混裝工藝中,存在關(guan) 於(yu) 鉛相擴散不完整的誤區。隨著全球無鉛工藝的普及,大多數BGA器件已采用無鉛工藝,但由於(yu) 特殊需求部分企業(ye) 仍使用有鉛製程進行焊接。對於(yu) 不涉及BGA器件的產(chan) 品,其工藝可以完全按照有鉛工藝進行操作。隻有含有無鉛BGA的有鉛製程才屬於(yu) 真正的混裝工藝。對此,業(ye) 界存在不同的觀點。
觀點1:更換錫球派(SJ派)
此觀點認為(wei) 在無鉛BGA用於(yu) 有鉛工藝時必須更換錫球,即清除原有的無鉛錫球,替換為(wei) 有鉛錫球,並進行適當的清潔後再使用。
這種觀點的好處是可以徹底執行有鉛工藝,但也存在不利因素:
1)清除無鉛錫球並植入有鉛錫球會(hui) 造成兩(liang) 次熱衝(chong) 擊,影響器件的壽命;
2)除球過程中可能導致BGA焊盤的脫落或損壞;
3)現在BGA器件的錫球數量極多,更換錫球會(hui) 增加植球的不良率;如果是手工植球,則會(hui) 耗時耗力。更糟的是,如果某個(ge) 球的植球存在缺陷,而沒有有效的BGA器件測試工具,則會(hui) 增加焊的接困擾。
觀點2:不更換錫球派(XJ派)
XJ派觀點認為(wei) 無需更換錫球,直接使用有鉛錫膏進行焊接,稱為(wei) 混裝工藝。XJ派混裝工藝被認為(wei) 是主流,但在內(nei) 部也存在兩(liang) 種具體(ti) 的細分觀點。
一種觀點認為(wei) ,在無鉛BGA中使用有鉛錫膏焊接時,不需要擔心無鉛錫球是否熔化,可以完全按照有鉛工藝進行操作。這是因為(wei) 高鉛BGA錫球不熔化,隻有錫膏會(hui) 熔化並潤濕錫球,從(cong) 而完成焊接。這種焊接方式的可靠性同樣滿足Class 3產(chan) 品的要求。
另一種觀點認為(wei) 無鉛BGA錫球應完全熔化,但為(wei) 了降低器件本體(ti) 熱衝(chong) 擊影響,焊接溫度曲線應在無鉛工藝的下限和有鉛工藝的上限之間。IPC-7350中建議混合工藝下BGA焊點的溫度為(wei) 228°C到232°C,實際上,同一顆BGA內(nei) 部焊點和外部焊點的溫度差異都會(hui) 超過4°C。這種混合工藝的建議焊接溫度曲線即熔融時間在60~90秒內(nei) ,無鉛BGA錫球的熔化時間及所受熱能有限,會(hui) 出現所謂的混合工藝鉛相擴散不均勻的現象。
圖1. ENIG混裝工藝鉛相向錫球內(nei) 擴散
鉛相擴散均勻與(yu) 焊點可靠性
鉛相擴散不均勻的現象是指已經熔化的有鉛錫膏中的鉛元素在BGA無鉛錫球熔化後開始擴散進入錫球,鉛在底部焊錫膏內(nei) ,如圖1所示。而鉛相擴散均勻是指在完全熔化焊接完成的基礎上,給予更多的熱量和焊接時間,使金屬原子混合更均勻,鉛相擴散均勻。鉛相擴散均勻的同時會(hui) 產(chan) 生較厚的IMC層,部分IMC過度生長可能會(hui) 因基體(ti) 無力承載導致焊點失效。
圖2. 鉛相均勻的混裝工藝
那麽(me) ,鉛相擴散均勻是否代表焊點的強度和可靠性更高?還是鉛相集中在PCB一側(ce) 使焊點可靠性更好一些?從(cong) 邏輯上來說,有鉛焊點的強度大於(yu) 無鉛焊點,而鉛相擴散的不均勻並不會(hui) 降低焊點的強度和可靠性。
需要指出的是,無論是鉛相擴散均勻還是不均勻,焊點的可靠性都受到多個(ge) 因素的影響,包括焊接溫度曲線、焊接時間、焊接材料的特性等。同時,焊接工藝的控製、質量檢測和可靠性測試也是確保焊點可靠性的重要環節。
在實際生產(chan) 中,如果焊點的可靠性符合要求,沒有發現焊接缺陷或故障,那麽(me) 無需過分擔心鉛相擴散的均勻性或不均勻性。然而,如果產(chan) 品出現焊點故障或不良問題,鉛相擴散不均勻性可能成為(wei) 問題的一個(ge) 指示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