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析錫珠缺陷的原因及危害-深圳福英達

解析錫珠缺陷的原因及危害
錫珠是在焊接過程中形成的,當出現錫膏印刷缺陷、錫膏坍塌或被貼片器件壓出焊盤時,經再流後,在在元器件側(ce) 麵或留在元器件下麵形成錫珠。它類似於(yu) 焊球、但是尺寸很大,一般出現在钜形片式元器件兩(liang) 鍘或細間距引腳之間。
錫珠產(chan) 生的原因較多,主要包括阻焊層、焊劑、潤濕性、鋼網開孔的設計、貼片壓力、合金成分、錫膏氧化、錫膏坍塌性差、錫膏活性不足、錫膏飛濺、漏版孔徑形狀、回流溫度曲線、回流無氮氣保護等。
阻焊層
不光滑的阻焊層可以減少殘留物的擴散,從(cong) 而傾(qing) 向於(yu) 產(chan) 生較少的錫珠:而光滑的阻焊層傾(qing) 向於(yu) 產(chan) 生較多的錫珠,因為(wei) 焊劑在液態時可能更容易擴散。
焊劑組成
焊劑較多的焊膏,容易產(chan) 生錫珠,這是因為(wei) 在釺焊過程中,焊劑先於(yu) 焊膏融化,當焊膏開始熔化時,焊劑在“毛細”作用下順著元器件兩(liang) 側(ce) 底端的縫隙向中部延伸,直到兩(liang) 端焊劑在中部匯集。過多的焊劑帶著部分較小顆粒一起遷移,同時向PCB表麵沉積。冷卻時,由於(yu) 表麵張力作用,靠近焊盤和元器件焊端的合金被拉向焊盤形成焊點,而遠離焊盤的合金逐漸向元器件中部收縮,在元器件側(ce) 麵形成錫珠。如果焊劑過少,錫膏的流動性差,釺焊效果不良。因此選擇錫膏時,應注意焊劑的比例既不能太大,也不能太小。
潤濕性好壞
回流焊時,如果焊膏與(yu) 焊盤和元器件潤濕不良,液態焊料在冷卻收縮過程中,部分液態合金會(hui) 從(cong) 焊縫中流出形成錫珠。造成洞濕性差的原因主要有兩(liang) 方麵;一是焊膏、焊盤和元器件引腳等材料的潤濕性差:二是釺焊工藝不當,比如焊膏印刷完之後,不及時釺焊,焊膏中合金顆粒氧化、助焊劑揮發,使焊膏潤濕性變差。另外,無鉛焊接中如果沒有氮氣保護釺焊過程中容易造成釺料氧化,潤濕性變差。印刷模板焊盤不清潔也可能造成潤濕性變差。
釺焊工藝
釺焊溫度過高,釺料流動性好,釺料合金容易流出釺縫,形成錫珠。另外,預熱升溫過快,溶劑氣化膨脹迅速,當膨脹力大於(yu) 焊膏的黏結力時,就會(hui) 使元器件下方焊膏塌陷,焊膏被擠出釺焊縫而形成錫珠。預熱升溫太慢,會(hui) 產(chan) 生強烈的毛細現象,熔融合金易被吸出釺縫,形成錫珠,因此合理設計溫度曲線可以有效減少錫珠。(參見下圖1.1)
圖1.1 錫珠
另外,錫珠形成還與(yu) 鋼網孔開口設計有關(guan) 。過多的錫膏沉積容易產(chan) 生錫珠,因此焊盤孔徑要與(yu) 元器件寬度相同或略小一點,模板厚度不能太厚,否則易造成焊膏沉積過多,產(chan) 生錫珠。錫珠形成還與(yu) 元器件形狀密切相關(guan) ,元器件主體(ti) 高度不同,支架高度不同,元器件下焊膏毛細作用的移動能力也不同,毛細作用強的在回流焊後易形成錫珠。
錫珠對電路的具體(ti) 影響
錫珠導致電路工作異常,尤其電容或電感旁邊的錫珠。對電路影響較大的錫珠所在位置主要是緊貼在電容或電感兩(liang) 側(ce) 的中心位置,而且尺寸往往較大,但是產(chan) 生錫珠以後,其結果產(chan) 生很大變化。假設焊盤兩(liang) 端間距為(wei) 0.8m,錫珠為(wei) 0.3mm,那麽(me) 相當兩(liang) 焊盤間距為(wei) 0.5mm 左右,使得PCB 表麵絕緣值降低,而且殘留越多,PCB 表麵絕緣值下降越大,漏電流增加,導致工作異常。如果兩(liang) 個(ge) 以上的焊膏球連在一起,大小超過 1/2 的引腳間距或大於(yu) 0.3mm(即使小於(yu) 1/2的腳間距),都為(wei) 不合格。但並不是所有的錫珠都能導致電路工作異常,這要看錫珠所在的位置和大小,電阻旁邊的錫珠對電路沒有什麽(me) 影響。雖然並非所有錫珠都會(hui) 導致電路工作異常,但它們(men) 的存在確實增加了電路故障的風險。因此,在電子組裝過程中應高度重視錫珠問題,通過采取一係列預防措施來降低其發生的可能性和對電路的影響。
總結
錫珠作為(wei) 焊接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缺陷,其產(chan) 生原因複雜多樣。通過優(you) 化阻焊層特性、精確控製焊膏組成、改善潤濕性、合理設計釺焊工藝和模板孔開口以及注意元器件形狀與(yu) 高度的影響,可以有效減少錫珠的形成。同時,對形成的錫珠進行及時檢測和清理,可以確保電子產(chan) 品的性能和可靠性。並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來減少其產(chan) 生,從(cong) 而提高電子產(chan) 品的焊接質量和可靠性。
-未完待續-
*免責聲明:本文由作者原創。文章內(nei) 容係作者個(ge) 人觀點,轉載僅(jin) 為(wei) 了傳(chuan) 達一種不同的觀點,不代表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,如有侵權,歡迎聯係我們(men) 刪除!除了“轉載”文章,本站所刊原創內(nei) 容著作權屬於(yu) 深圳福英達,未經本站同意授權,不得重製、轉載、引用、變更或出版。